來源:本站 時間:2021-07-07 10:57:43
?采、掘、開是煤礦安全生產最基本的作業,從采區工作面設計、配套設施跟進完善、生產組織工藝、現場作業管控,這些是關系煤礦安全生產投入比例最重、影響最大的部分。王莊煤礦為保證設計科學、投入最優、產出最大,精心策劃、謀篇布局,充分考慮系統、環節,依托技術創新,全力打造系統安全高效的生產體系,以實際行動為建黨百年營造良好氛圍。
將“五維設計”融入巷道圖紙設計中
王莊煤礦嚴格落實“五維”立體工作面設計理念,強化一巷一策、一面一策;引進先進生產理念和工藝,加大核心技術攻關,為礦井集約高效發展提供保證。
“五維設計”理念,即重點考慮地面建筑的影響,主要涉及到工作面的儲量問題;考慮工作面圈定范圍內的地質情況,主要是為了避開斷層和無炭柱等特殊的地質影響;考慮相鄰工作面及巷道在回采、掘進期間動壓擾動影響情況以及風運巷、切眼上下山情況,進一步確定兩工作面之間的凈煤大小以及風運巷的位置關系;考慮系統設計,即對通風系統、出煤系統、運輸系統、抽采系統進行設計,進一步分別理清各系統在掘進、回采、安裝期間的運行路線情況;并根據設計軟件及設備選型情況進行巷道斷面的專項設計及支護設計。對數據嚴格核對、保證讓每一個測量數據都成為礦山建設、生產的藍圖,為每一次施工都指好方向。
拒絕采肥丟瘦 最大程度回采三角煤
“我礦各綜采工作面設計布置過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工作面停采線與保護煤柱之間留設有三角煤現象,對過去三年已回采的工作面進行統計,由于沒有采取調斜回采措施或調斜未達規定要求等造成資源浪費達9.5萬噸左右?!蓖跚f煤礦生產中心主任閆小軍說。
今年以來,在集團“精益化管理”和以“算賬”文化為引領的大環境下,王莊煤礦綜采一隊技術骨干,通過對標學習經紡煤礦的五采區邊角工作面的優化設計,即將保安煤柱與停采線之間的三角煤通過調斜回采以達到多回收煤炭資源的目的。為此,王莊煤礦在各回采工作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推行調斜回采,嚴格督導隊組對工作面停采線附近三角煤進行最大程度回收。
掘進工作面切塊化管理 精準管控
王莊煤礦生產中心針對目前掘進隊伍多、頭面多的難題,精心布局、科學謀劃,根據各采區瓦斯、頂板以及水文地質情況,對井下所有掘進工作面進行切塊管理,共劃分為三塊:老井采區、71采區、81及91采區,并對各個區塊重點從五個方面管控。
在水文地質方面上,工作面采掘前必須按要求進行水害分析評價,嚴格按要求開展相關物探工作,加強超前探測及采空積水探測疏放管理,71采區標高基本處在540-580m,該采區屬于部分承壓,剩余可布工作面沒有明顯地質構造,采掘區域內煤層頂板富水性較弱,受相鄰工作面采空區積水影響,需要高度重視水害防治。81采區標高基本保持在410-530m、91采區標高基本保持在390-500m,全區承壓,采區東部靠近水庫,頂板富水性較強,采掘工作面受周邊采空積水影響。需在工作面回采前對頂板水進行疏放,加強超前探測及隨掘進對采空積水進行探測疏放工作管理,采掘過程中嚴格執行 “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則,對構造及隱伏構造進行探測探查驗證,嚴禁無計劃揭露地質構造,保證安全生產。
在頂板管理上,在老井工作面布置時,盡可能地避開大交叉點貫通,降低頂板管理難度。71采區順槽巷道從西往東掘進時,頂底板傾斜,掘進期間,頂板保持平整,切眼南北向掘進時,出現上、下山掘進,必須將迎頭煤體留設呈斜坡狀,保證及時跟進臨時支護。81及91采區過斷層時煤巖交界處架設工字鋼棚雙支護管理;91采區工作面均屬于小煤柱掘進,受采空區影響,煤體酥軟,易出現高頂寬幫及兩幫收斂,同時針對掘進過程伴有“煤炮聲”,該礦堅持短掘短進、超前預控頂板、縮小排距并結合窩頭打設超前卸壓、加打單體柱大板棚以及小煤柱進行噴漿和加注高水材料等措施加強頂板管理。
在瓦斯管理上,該礦老井和71采區屬于三級瓦斯治理區域,掘進期間標高每延深50m或遇地質構造測一次瓦斯含量。81及91采區皆屬于一級瓦斯治理區域,掘進期間每掘進100m或遇地質構造測一次瓦斯含量、鉆屑解吸指標K1值,掘進期間分別采取邁步鉆場掘進預抽及短孔鄰巷預抽的瓦斯抽采模式。
在支護設計管理上,該礦根據三個區塊埋深、頂板煤層、礦壓顯現采取差異化支護,在保證支護強度安全的前提下減少投入。
在采掘規劃管理上,該礦在81及91采區規劃上,合理留設了煤柱寬度,根據現有已掘巷道情況,能進行復用的盡可能復用,減少巷道掘進量,并引進沿空留巷技術,最大限度圈定煤炭回采量,減少資源浪費。
集團推行精益管理下的“算賬文化”以來,王莊煤礦生產中心認真學習領會重要精神,保證煤炭資源在采掘時的安全、穩定、高效和可持續性,同時堅持優勢發展、聚焦發展、效益發展的原則,以智慧礦山建設為契機,以綠色開采為主線,統籌做好“采、掘、開”銜接工作,全力打造系統安全高效的生產體系,以實際行動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文 孟濤濤)
責任編輯:崔婷婷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